2017年4月17日 星期一

特色佳餚

门莎舂泥鳅
菜品缘由或典故:以前,河口生态环境好,小河沟里有很多鱼和小泥鳅,极易捕捞。人们常把捕来的小泥鳅用碳火烤熟,装在竹筒里加上食盐、小米辣等佐料舂碎,用以下饭。传说:每年三月三“花饭节”,瑶族小门莎就会将舂好的滑鳅粉加上三色花米饭,用芭蕉叶包好,悄悄地送给心仪的门包。门包吃了撒上滑鳅粉的糯米饭,口里香、心里甜。
菜品的主要用料:泥鳅、棍子鱼、小罗非鱼均可。佐料根据个人喜欢配制。
菜品的主要功效:增进食欲、补磷补钙。

猪耳朵舌头酸粥 
菜品缘由或典故:这道菜是壮族的特色菜肴。猪耳朵舌头酸粥,典型的沙族菜,民族特色浓厚,且酸粥在解放初期物资匮乏的年代是作为下地干活时随身携带的备餐,这个菜里融入了老百姓对生活的态度,体现了他们平凡却又多滋的生活。
    菜品的主要用料:猪耳朵、猪舌头、猪脑,酸粥。
菜品的主要功效:开胃健脾、调节肠道、美容养颜、促进食欲、助消化。

脆皮烤肉(壮语:“糯夏”)
菜品缘由或典故:“脆皮烤肉”是壮族少有特色佳肴,普通宴席很少见。原由是“脆皮烤肉”花的钱多,都是用上好的五花肉,一般的贫民没有钱,是买不起那么多的上等肉,也做不起。只有少部份富豪有钱人家才做得起。
    菜品的主要用料:主料:上好五花肉辅料:酸粥、食盐、姜小葱。
    菜品的主要功效:香脆、爽口开胃,有润肤的功效。

猪血肠
菜品缘由或典故:这道菜已在我们壮家民间相传有上百年的历史,从古到今,只要到壮家吃杀猪饭,血肠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还用于拜祭祖先,是一道壮家非常有名的菜品。
    菜品的主要用料:猪血(不兑水)、小肠,辅料:柠檬叶、花板油、糯米饭等
菜品的主要功效:猪血含铁量非常丰富,铁是造血的重要材料,猪血所含的锌、铜等微量元素,具有提高免疫功能及抗衰老的作用,特别是老年人常吃猪血,能延缓机体衰老、耳聪目明。


越南小卷筒
菜品缘由或典故:越南卷粉的由来已不可考,有一说法是当年滇越铁路运行后,一些越南百姓为了谋求生计,开始在滇越线上卖这种用大米做成的卷粉。也有一说法是卷粉起源于河内清池县。
    菜品的主要用料:粘米四百克 粟粉二大勺 盐约半小勺 油一大勺
    菜品的主要做法:越南卷筒粉的制作工具挺复杂,配料也比较讲究主要工具有:蒸锅(在普通锅上覆盖绷紧一层皮制品-个人觉得是皮制品),长扁竹片,铝盘主要配料:米浆、木耳猪肉馅制作工艺:1、将米浆倒入蒸锅,展开成圆形2、待米浆蒸熟成米皮后,用竹片卷起一边米皮,铺展在铝盘中3、将馅均放置米皮中 4、用竹片将整张米皮卷起,用筷子将卷在竹片上的粉夹下 5、这样完整的一条卷筒粉就做成功了

鱿鱼拌黄瓜

菜品的主要用料:净鱿鱼300克,黄瓜200克,精盐,味精,白醋1小匙,芝麻酱1大匙,香油1大匙,辣椒油2大匙
菜品的做法:1.将鱿鱼、黄瓜、均洗净,切丝备用。2.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烧沸,下入鱿鱼丝焯熟,捞出冲凉待用。3.将黄瓜丝铺在盘中,放上鱿鱼丝待用。4.取一小碗,加入精盐、味精、白醋、芝麻酱、香油、辣椒油、适量清水调匀,浇在鱿鱼、黄瓜丝上拌匀即可。
菜品的主要功效:对肝脏具有解毒、排毒功效,有助于身体抗疲劳。鱿鱼还有调节血压、保护神经纤维活化细胞的作用,经常食用鱿鱼能延缓身体衰老,补虚泽肤作用。还能补充脑力、预防老年痴呆症等,对容易罹患心血管方面疾病的中、老年人是特别有益健康的食物。

白切鸡
菜品缘由或典故:白切鸡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特色传统名肴,属于粤菜系鸡肴中最普通的一种,属浸鸡类,以制作简易,刚熟不烂,不加配料且保持原味为特点。
菜品的主要用料:清水煮。沾水配料:沙姜、葱花、小米辣(沾水别有一格)
菜品的主要功效:白切鸡皮爽肉滑,清淡鲜美,吃起肉感好,放在嘴回味无穷,肉香、汤甜。

飲食文化與特色

越南菜非常注重色、香、味,魚露、蔥油、炸干蔥和花生碎粒是烹調時用於調香的四大金剛。魚露的鮮香、蔥油的濃香、炸干蔥的焦香和花生碎粒的清香著實為越南菜增色不少。
  越南菜偏酸辣,吃起來特別令人開胃。越南特色檬、蔗蝦、越南春卷是特色菜,越南檬配上薄荷葉和酸辣醬別有一番風味。蔗蝦就是用果蔗把蝦肉串起來烤,上碟後連同配菜用烘乾的米湯皮蘸水包起,再包上生菜蘸著酸辣醬吃,既香口又不膩,再加上自己動手包,別有一番風味。春卷外脆內香,包上生菜更覺得清香可口。飯後不妨試試越南咖啡,等待著它慢慢地滴入杯中,再配上煉奶,細細品嚐它的香滑。

越南南部菜餚在歷史上受到中國南方移民和法國殖民者的影響。越南南方人喜歡帶甜味的菜餚,作為一個更具多樣性的地區,越南南方菜使用更多種類的香草。
越南中部的飲食與南部和北部的相比差異明顯,越南中部料理使用更多的小配菜,也更具辣味。
外來的肉類,如蛇肉、鱉肉,狗肉和羊肉多在飲酒時才使用,它們並不被視為日常菜餚。
鴨仔蛋(越南語:Hột vịt lộn/核𩾲孵、越南語:Trứng vịt lộn𠨡𩾲孵),將孵了1518天,快孵化成雛鴨的鴨蛋用開水煮熟,敲開蛋殼,加入鹽等調味,以小匙羹挖來吃。它通常與其他調味料如:越南香菜、食鹽、胡椒、青檸汁一起被食用。

 “魚露”是越南人喜歡的一種佐餐調料。其主要分生、熟兩種(生魚露是用鹽先把魚醃好,在缸中密封後,經陽光暴曬半年左右,取其汁液與炒米粉等一起調配而成;熟魚露是將魚加鹽及各種調料一起搗爛後,經半年左右的日曬即成)。
①注重 講究菜多肉少,習慣菜肴炒齊後一起上果。
②口味 一般口味喜清淡,愛酸、辣、甜味。
③主食 以米飯為主,愛吃粳米,也吃包子、糖包、豆沙包、餛飩等食品。
④副食 愛吃魚、蝦、蟹、鮑魚、海參、魚翅、廣肚、雞、瘦豬肉、狗肉等;蔬菜喜歡番茄、黃瓜、油菜等;調味喜用魚露、咖喱粉、豆醬、蒜、芭樂葉、辣椒粉、鹽等。
⑤制法 對炸、清蒸、燒、鹵等烹調方法製作的菜肴偏愛。
⑥中餐 喜愛中國的粵菜、蘇菜。
⑦菜譜 很欣賞脆皮炸雞、軟炸蝦球、紅燒魚翅、蠔油鮑脯、氽蝦丸湯、脆皮乳豬、咕嚕肉、開煲狗肉、揚州鍋巴、咖喱雞等風味菜肴。
⑧水酒 一般不飲烈性酒,喜歡喝中國茶和咖啡。
⑨果品 喜食檳榔、香蕉、柑、桔、椰子等水果;乾果偏愛核桃仁等。越南鄰近我國,華僑較多,廣東菜館在這裡早有開設,越南人受廣東口味影響較深。


烹調特色

越南菜是中南半島國家中最具特色與美味,它比其它菜系更多了一份清爽和精緻。它講究陰陽調和,其菜餚精緻、酸甜可口外加一點點的辣,烹調時注重清爽原味,以蒸、煮、燒烤、涼拌為多。油炸或燒烤的菜,會配以新鮮生菜、薄荷、金不換等生吃菜類,去膩下火。所以一般人對越南菜的直接感覺是清爽不油膩,
  由於承襲了中國飲食陰陽調和的飲食文化,越南菜的烹調最重清爽、原味,以蒸煮、燒烤、焗燜、涼拌為主,熱油鍋炒者較少。即使是一些被認為較“上火”的油炸或燒烤菜餚,也多會配上新鮮生菜、薄荷菜、九層塔、小黃瓜等可以生吃的菜一同食用。
  越南咖喱粉口味比較適中,不會有特別刺激的感覺,和越南椰奶、青檸檬、椰絲一起調成咖喱汁,口感清淡,椰香味濃;印度咖喱所用咖喱粉有很重的香料味,而泰國的咖喱膏口感辣味很重。 

越南的香料都是用新鮮的植物來做的,香茅,是越南菜裡最常用到的一種調味的佐料,有一股濃郁的花香,又有點肥皂水的味道;檸檬草、羅勒、薄荷、芹菜給越南菜增色不少;洋蔥、青蔥、歐芹又為越南菜帶來異國情調。在做法上通常把肉類用香料醃製後再烹調。

飲食禁忌

1.不要把菜從盤裡直接夾入口中,而是要先把菜夾入自己的飯碗裡,然後再夾入口中
2.飯菜入口後,抿嘴而食,並且不要發出聲響。
3.小孩上學忌吃飯鍋巴,怕變得愚笨
4.小孩上學忌吃雞爪,怕寫字時手抖
5.經商的人忌諱吃燒焦了的飯,怕不吉利
6.打牌的人忌諱吃燒焦了的飯,怕輸
7.出門的人忌諱吃燒焦了的飯,怕遇到口舌是非
8.學生考試忌諱吃蝦,因為蝦的形狀跟""字第一個大寫字母"L"很相像
9.喝酒忌諱把酒杯扣過來,或把酒瓶倒過來
10.打牌忌諱吃鴨頭,怕輸
11.打牌忌諱吃甘蔗,怕早散
12.在廟忌諱吃狗肉
13.孕婦不可用有缺口的碗及長短不一的筷子吃飯
14.孕婦忌吃鴨肉,怕孩子將來像鴨子一樣笨拙呆傻
15.孕婦忌吃鵝肉,怕孩子的脖子長得像鵝的脖子一樣長
16.孕婦忌吃青蛙肉,怕孩子像青蛙一樣哭個不停
17.孕婦忌吃蜂蛹,怕孩子將來心腸歹毒
18.孕婦忌吃蔥,怕將來難產
19.孕婦忌喝熱水,怕孩子禿頭
20.孕婦忌吃螃蟹,柿子,兔肉,,螺肉,山羊肉,雀肉飲酒
21.孕婦不能吃海產,因為怕日後會有陰部搔癢的症狀
22.越南嘉菜人的孕婦忌用杓子吃飯而要手抓飯吃,抓飯時手不可直接伸入飯鍋,而要在碗中或著葉子裡抓飯

23.女性坐月子期間不能吃酸的食物

節慶

越南節日風俗      越南的民間傳統節日,主要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盤古節等。
清明節祭祖掃墓。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
中秋節賞明月,吃月餅。
    春節    越南的春節在越曆(與中國農曆相同)正月初一開始,這是越南民間最重要的節日。
按照越南的傳統習俗,從臘月二十三日的“送灶王節”開始,家家準備年貨。春節期間人們換上節日盛裝,男穿西服,女著長袍。過春節,吃團圓飯,燃放煙花炮仗,祭祀祖宗,串親訪友,互相拜年,家家戶戶吃一種方形的肉粽子和圓形的米糕,這是春節必不可少的傳統食品,象徵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大吉大利。各家各戶都要擺設三樣節日裝飾品:一束鮮花、一盆金橘和一個盛有五種水果的盤子,這三樣東西預示著新年吉利,欣欣向榮。在春節期間,有種種禁忌:不能幹農活,不能吵架、講粗話,不能弄壞東西等。
    正月初一、初二、初三,人們互相拜年,也是春節的主要活動。大年初一清晨,第一個進入家門的外人,一般要事先選擇和安排,因為人們普遍認為,這是全家來年吉凶禍福的兆頭。
春節期間,各大城市都有盛大的花市,北方人喜歡含苞待放的桃花,南方人崇尚臘梅。青年男女三五成群到花市參加各種遊戲:鬥雞、套圈、射擊、插花比賽、摔跤比賽等。京族人過春節都有正月初一趕廟會的習慣,廟會上,五裡八鄉的長龍隊、獅子隊聚集在一起,金龍狂舞、雄獅相戲,場面十分熱烈。
為婦女組織的煮飯遊戲十分有趣,要求一邊做飯、一邊要照料一個孩子,同時還要守著一隻青蛙,不讓它跳到水裡,最後看誰先把飯煮熟,優勝者被認為這一年會最吉利。城鄉有各種形式的民間娛樂活動,如演出民間傳統戲劇、蕩秋千、賽船、水上木偶等。
越南春節有立杆驅鬼的習俗,春節時,要立春杆驅鬼,迎春杆又稱逐鬼杆,杆長5-6米,春節期間立在戶外。幹稍懸掛竹圈,圈上掛一些小玩具和小鈴鐺,杆稍懸掛物象徵袈裟,使鬼不敢放肆。此俗一直保留至今。
    端午節    越南的端午節是越曆五月初五,又稱正陽節,端午節有吃粽子的習俗,還有端午驅蟲習俗。節日清晨,父母為子女準備糯米釀酒、黃薑糯米及桃、李、檸檬等幾種酸味食品和水果。南方一些地區讓子女食西瓜、芒果、煮雞蛋和飲椰汁,大人飲雄黃酒,並將雄黃酒塗在小孩子頭、額、胸、臍各處以逐蟲。許多地區的孩子用指甲草塗染手指和腳趾,佩戴由巫師用五色線繩編制的符以避邪。生育少或有體弱多病幼兒的家庭,節前清晨給幼兒穿上這樣的衣服,以辟鬼邪。端午采藥是一項必不可少的活動,人們認為“端午草藥”最為靈驗,許多集市上有草藥專賣攤。
    哈節    哈節是越南京族人獨熱的傳統節日,其隆重程度僅次於春節。“哈”在京語中是“唱歌”的意思,“哈節”直譯就是唱歌的節日。節日的活動內容以唱歌為主。過節日期各地不盡相同,有的在每年越曆六月初十過節,有的在八月初十過節。京人聚居的村寨都建有哈亭,祀奉神像和各姓氏祖先牌位。平時,哈亭還可供人們乘涼、唱歌及青年男女進行社交活動。訪問京族村寨,如未受到邀請,不要走進哈亭,女性遊客尤應注意,對哈亭供奉娛樂休閒的神像、牌位,不要觸摸、指點。
    中秋節    中秋節在越曆八月十五,主要是吃月餅。由於中秋節以兒童為主,所以,中秋節又稱兒童節。中秋之夜還有點彩燈習俗。相傳過去有一條鯉魚修煉多年成精,夜晚出來害人,只是家家閉戶,不該外出,後來黑臉包公教人們製作鯉魚形紙燈,並在鯉魚腹部插一根棍,夜晚人們挑燈出門,妖精見後十分懼怕,不敢再來做惡。從此,中秋之夜孩子們拿著各種形狀的紙燈,在月光下玩耍。中秋節農村還組織競舟、祭龍等活動。
    盤古節    盤古節是越南京族的傳統節日,時間在越曆臘月下旬。家家戶戶都殺雞宰豬,以做供品,祭祀開天闢地始祖盤古,祈求始祖神的保佑。儀式隆重,人們懷著虔誠的心情進行祈禱,氣氛莊嚴肅穆。
    送灶王節    在越曆臘月二十三日起灶王神位,燒化紙錢,供奉麥芽糖福。家家戶戶都希望得到神的賜福。  


國家特色

水上木偶戲
水上木偶戲是越南獨有的藝術, 出自越南北方農村廟會。水面是舞台。木偶及其他道具是體現人物的工具.可愛的木偶在水上移動全靠藝術家們通過竹竿用手操縱。民族樂器、歌詞及人物語言的聲音給觀眾們帶來新奇的感覺。 對東南亞的人民而言,木偶戲象徵著童年的歡樂和傳統的文化。
表演者必須長時間浸泡在水中,利用其強勁的臂力及純熟的控繩技巧,讓玩偶活靈活現的演出各種傳説故事,其動靜合宜的神態令人拍案叫絕。
自水上木偶戲創始以來,逐漸從北越傳至全國,更在18世紀達到全盛,並且以多樣化的劇目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觀眾。
嘲戲(民間歌舞戲)
嘲戲舞台藝術,包括舞蹈、音樂、歌唱、講故事(故事裏的文學),在紅河平原極為普遍;嘲戲中.小丑起重要的角色,小丑使觀眾們流淚,也使觀眾們拍拍手大笑。嘲戲永遠是越南民族的文化特色。
古戲
17世紀形成,18世紀發展得很快。它包括舞蹈、歌唱、音樂並帶有高度的象徵性及概略性.在全國發展,特別在中部及南部。
改良戲
其使用多種音樂結合歌詞。”改良歌”是歌嗓起關鍵作用,人物的性格通過表演者的歌嗓表現出來。在九龍江平原很普遍。
北寧民歌
北寧民歌的源地是河內往北的北寧省。這裡每年都舉辦民歌表演。北寧民歌有許多不同的調子,其中對唱是最為普遍.並得到人們最喜愛。一男一女對唱或一批男一批女對唱都很奇妙引人。演唱處所是在亭院,寺院,丘陵、山坡上或河、湖水面的船。
美術
東湖民間繪畫
從前,東湖人(北寧省)春節到來時繪畫迎新年,家家戶戶都貼畫。東湖畫出自民間的平凡生活,反映人們對幸福、溫飽的渴望。
絲綢繪畫
在這種繪畫,畫家使用的原料是絲綢、水墨和顏料。
油畫
大約第6世紀出現在越南,從此,很多畫家從事這行業。今日,這種繪畫已流傳世界。
越南的每個地區都有陶器上繪畫的特徵。河內市郊缽長村是陶器上繪畫的源地。他們親手在陶器上畫但技術已經達成絕技。
手工美術品
越南用漆器、竹子、藤子製成的手工美術品很普遍。越南人在用木頭、龜甲、貝殼獸角等製作手工美術品很能幹。各種“手工美術品可以在生產企業或在紀念品商店購買。
奧黛服裝
在越南逛街,你會發現越南女人都愛穿“國服”奧黛(Ao Dai),它外層像極了中國的旗袍,開衩卻開到了腰際上,小豎圓領,上半段是雙層,裙身一律長及腳踝,綴上繡花或滾邊,雅致至極。奧黛通常以絲綢類質料輕盈軟薄的布料裁剪,配上同花式或白色布料的寬鬆長褲,無論蹲、坐、騎車都很方便。
奧黛除了手工精細考究外,還不太講究穿著的身段,因此每個人穿起來都非常合身好看,個人和衣服都格外凸顯啊娜多姿。頭戴竹笠、身穿開叉奧黛及一襲長褲,恐怕是大多數人從越戰片中獲得的越南人印象,但如果你乘搭的是越南航空公司的飛機,空中小姐奧黛的穿著一定會使你忍不住多看兩眼。
傳統廟會
廟會能體現出越南民族文化的精華。全國各地每年都舉行傳統廟會,反映了每地方風俗習慣的特徵,參加廟會,人們有交流了解其他地方習俗的機會。



種族和氣候還有宗教

種族上:越南最大的種族是京族,或稱越族。如果予以細分,則南、北越之間可以找出差異。
北部:雖然目前以京族為主,但是遠在秦朝時,就有中國人存在。西元前214年,秦始皇派兵攻打嶺南一帶,並下令把五十萬人遷到該地。西元前111年,漢武帝進兵越南,並設郡治理。其中,交趾、九真都在北越,在北越的住民裡,帶有華人血統的人很多。由於北越與中國的廣西、雲南為鄰,因此也有一些屬於該地區的少數民族,例如苗族、壯族等。
中部:大約在西元2世紀到15世紀之間,一直存在一個國家,叫做占婆(Champa);其種族是占人(Cham)。占婆的領土不大,人口不多;基本上可算是南、北越之間的緩衝國。
南部:湄公河三角洲附近主要是隸屬於扶南。扶南於6-7世紀間被真臘取代;真臘後來稱為柬埔寨/高棉,並建立吳哥帝國(9-15世紀)。扶南、柬埔寨/高棉在血緣上相近。15世紀時,北越向南擴張,攻下占婆大部分的領土,並繼續南進;因此南部的越人數目增多。
簡言之,北越以越人為主;中部原本以占人為主,15世紀後越人漸多;南越早期以扶南或高棉人為主,晚期才有較多的越人。因此,長期以來,南、北越在種族上有所不同。


越南政府將境內民族劃分為54個,其中京族人口佔87%,次者為岱依、泰、芒、高棉、華、儂、苗、瑤等民族;除京族外,其餘均定為少數民族

北越有春夏秋冬;南越僅雨、旱兩季,510月為雨季;114月為乾季,氣溫約20℃-33℃,10月日短夜長;4月夜短日長,12月最冷。北部四季分明,每年十一月至次年三月為明顯冬季,與屏東、高雄相似,七月至十月間時有颱風及水災。

v南主要有六大宗教:
佛教:越南最大的宗教。越南佛教最原始是從印度傳入,大約在第一世紀初,印度商人已經經由海路進入越南,其中有許多為佛教徒商人,因此佛教開始傳入了越南。

東天主教:1533年傳入越南,發展迅速。法國統治時期取得合法地位。目前有信徒約700多萬,南方的同奈省是越南天主教友最多的地區,教堂林立。
基督新教:1893年傳入西貢,但遭法國殖民當局的禁止。直到1920年,宣道會在越南打穩基礎。基督新教現有不少信徒,主要分布在河內、海防、承天、廣南-峴港、波萊古、平順等地。

高台教:是1926年吳文昭、黎文忠揉和佛教、基督教、道教、儒教創立的本土宗教,在越南南部有大量信眾。全稱為「大道三期普渡高台教」。信奉孔子(人道)、姜太公(神道)、耶穌(聖道)、老子(仙道)、釋迦(佛道)。越南南部的西寧、迪石等地的京族農民大部分信仰高台教,每日6點、12點、18點、24點要焚香誦經。

和好教:1939年黃富楚創立,有不少信徒。該教為佛教的本土變體,但不建寺廟,用一塊紅布代替神像,供品為鮮花和清水。流行於越南南部的安江、同塔梅、河仙、東川等地。

伊斯蘭教:主要為生活在越南南部的部分占族人所信奉,人數不多。